機構為何對DeFi猶豫不決?解析隱私、監管與法律責任的挑戰

DeFi 的現狀根據

DeFiLlama 數據,DeFi 生態系統的總鎖定價值(TVL)尚未恢復到 2021 和 2022 年的高峰。這反映了市場對其潛力的期待,但也暴露了成長的瓶頸。
隱私挑戰:透明與保密的矛盾
DeFi的區塊鏈透明性是其優勢,但對機構來說卻是雙刃劍。SilentSwap創始人Shibtoshi指出:「鏈上交易的高度透明,讓需要隱藏交易策略、薪資數據或B2B協議的公司感到不安。」對企業而言,保護商業機密和客戶資料至關重要,這使得DeFi的隱私限制成為一大障礙。
監管不確定性:規則的灰色地帶
全球監管環境的碎片化讓DeFi難以落地。Shibtoshi表示:「監管不確定性、隱私限制和複雜的用户體驗是真實存在的問題,但並非無解。」他呼籲制定「常識法規」,既鼓勵創新,又保留DeFi的價值,如自我保管和成本效益。但目前,法律的不明朗讓機構望而卻步。
法律責任:誰來承擔風險?
DeFi的去中心化特性帶來了責任歸屬的難題。Shibtoshi問道:「DeFi代幣算證券嗎?如果DAO出了亂子,誰負責?」這些未解之謎讓機構在法律風險面前裹足不前,擔心無法應對潛在的訴訟或罰款。
監管合規的雙面刃
好消息是,美國國會最近以壓倒性票數推翻了IRS經紀人規則,為DeFi鬆綁。然而,加密企業家Artem Tolkachev警告:「過度追求合規正在削弱DeFi的去中心化,控制權正從用戶轉向中介機構。」監管的初衷是保護用戶,但也可能扼殺DeFi的初衷。
結論:
DeFi的潛力無可否認,但隱私、監管和法律責任仍是機構採用的絆腳石。要改變現狀,監管機構需制定平衡創新與安全的法規,而像SilentSwap這樣的隱私協議則為企業需求開闢新路。想了解更多DeFi的未來?加入我們的討論,分享您的觀點,一起推動這場金融革命!
文章來源參考Cointelegraph - Big Smokey的文章:
https://cointelegraph.com/news/institutions-hesitant-decentralized-finance-shibtoshi
讀者評論 (0)
正在加載評論...